考古上的东西,基本用不上眼力。
青花瓷,最晚宋代就有了,也发现过实物。虽然以残片为主,几无完整器,但胎土和青料标本有了。
同时,元代早中期的青花器,和宋青花有很多相似之处,青料也是国产青料。这其中有很多民窑器,工艺和价值都不高。所以,广义上的“元青花”,其实有很多是不怎么值钱的。
但是,所谓的狭义上的真正“元青花”,指的是元代后期使用麻仓土为胎、苏麻离青为钴料烧制而成的青花器。这和宋青花以及元代早中期青花,在胎土和青料上,实际上并没有传承关系。
元代尚白,枢府瓷卵白釉就是典型代表。在早中期,普通的青花器也并不起眼。那么,狭义上的元青花,为什么会在元代后期横空出世呢?
在余耀看来,最关键的成因是两个改变。
第一,蓝色钴料苏麻离青的传入。蓝色是***文化的主色调,元代疆域很大,蓝色苏麻离青钴料得以大量进入中原。
第二,在宋代,北方瓷器工匠的绘画水准,是要高于南方工匠的,特别是磁州窑的画片,宋代就很丰富了。而元代之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在瓷都形成了一个聚集地。
而瓷都,也有北方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