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就是浙料和江西土青提炼调配的了?”
“对。”余耀简单捋了捋,“满清入关之初,御窑厂基本停产,这时候的官窑,量少而质低。顺治八年,瓷都御窑厂恢复生产,一直到顺治十一年,这几年因为朝廷自顾不暇,所以御窑厂的瓷器质量参差不齐。就说青花的青料,三种情况都有,同时样式、画工、风格等等,基本都是沿袭了明末的,所以你才觉得和崇祯官窑很像。”
老周一拍手,“是了!这个阶段,不就是青花瓷器的过渡期么!”
余耀点点头,“为什么我说顺治十一年是个节点呢?因为从顺治十一年开始,朝廷开始要求御窑厂烧造龙缸了,龙缸太大,烧造极难;这说明,从这一年开始,朝廷对御窑厂的要求开始严格了,瓷器质量也就上来了。”
“青料的问题我明白了,是顺治时期御窑厂恢复之初的产物。但是这为什么不是典型的‘一龙三现’呢?”老周又问。
所谓“一龙三现”,是顺治官窑青花云龙纹的一个典型画法,也叫“一身三现”。一条龙,只画一个龙头、一段龙身、一个龙尾,其他的,隐藏在云里。
这也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当时满清并未坐稳天下,局势有些不明朗,若隐若现其实是一种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