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抬手,“几位先坐,我这里还真有一件刚出窑的。”
老板进了里间,姑娘给他们倒了茶。店里的那个小伙儿则忙乎别的去了。
老板拿出来一个木盒,还挺精致。高仿也分三六九等,顶级的高仿,比很多普通的老东西还贵。这个自然有成本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能“以假乱真”,买卖双方心照不宣。
老板从木盒里拿出哥窑鱼耳炉,轻轻放到桌上,抬手示意老周。
老周上手,看了一会儿却并不满意。
明知道是高仿了,眼光就会挑剔得多,而且这一件造型虽然不错,开片的金丝铁线也做的可以,但釉色还是差点儿火候。
“这东西我也就一件,看不上没事儿,都是朋友嘛!”老板挺精明,不等老周表态,便看出了意思。
老周顺坡下了,“这件确实不错,不过我原先脑子里想的是釉色更古朴一些。”
老板收起,“对了,还有一件东西,也是哥窑的,不过不是我这里做的,是收来的,老仿,您也瞅瞅?”
“什么器型?”
“这个,不是炉,是瓶。”
“那也看看吧!”
老板这次拿出来的,是一件哥窑米黄釉穿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