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恰恰是应用了国际标准的理念,和田玉鉴定,用的是成分标准,也就是透闪石标准。只要透闪石含量足够,那就是广义上的和田玉,而不是一个产地称呼。”
“那这种玉料,你看产地是哪里?难道是韩国春川?我听说那里也出一种类似和田玉的玉石。”
“你知道的不少,对,那种也属于广义和田玉,业内一般称之为‘韩料‘。”余耀应道,“不过,你这也不是韩料,依我看,应该是罗甸料。”
“罗甸?也有个甸?”小伙儿挠了挠头,“这是哪里?”
余耀没有立即追问他说的“也有个甸”,直接回答说:“这种玉料,是大约十年前才被正式发现推广的,产自滇省的邻省——贵省。透闪石含量虽然比和田产地的料子低得多,但也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另外石英含量小于百分之十,所以看着还比较润,密度也符合和田玉的标准。”
“不对啊!你说这白玉印章石明朝的,又说这种玉料是大约十年前才被正式发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小伙儿面露狐疑。
“我说的不是正式发现,是正式发现推广,也就是被不少人所知所用。但实际上,历史上有过个别的开采和应用,也很正常。可能只是不为人知罢了。鉴定,不能受无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