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后汉书·李固传》注引)关于天地万物的生成,《白虎通义》也吸取了《易纬》之说。《白虎遁义·天地篇》说:
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精者为二光,号者为五行。……故《乾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白虎通义》根据《易纬·乾凿度》来讲夭地生成论,认为先有“太初”,这是气之始,然后有“太始”、“太素”。《白虎通义》同纬书一样,虽然也讲了不少“气”、“元气”,但在谶纬和《白虎通义》的哲学体系里“元气”或“气”都不是第一性的,而是由具有人格神的“天”、“地”所派生。“太素”为“质”之始,“太素”以前还有虚无寂寞的“太初”、“太始”两个阶段,《白虎通义》与《乾凿度》都是讲的由无生有的唯心主义体系。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发展而为谶纬神学,一直到《自虎通义》的哲学体系正是一脉相承的。
“人”是受天命而生的,《白虎通义》说:“天命己使生也。”(《寿命》)但具体构成人的则是阴阳五行之气。《白虎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