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正文 论诸葛亮的法家思想
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极其激烈,分裂割据趋势已基本形成。诸葛亮四岁(184)之年,黄巾起义,

    汉灵帝组织保皇军镇压,屠杀义军,使繁华的中原大地沦为杀人屠场。

    诸葛亮父亲诸葛硅曾任太山郡丞,不久去世。自188年诸葛亮由其叔父诸葛玄抚养。

    家乡战乱峰火的恐怖,在诸葛亮幼小心灵中打上了深刻烙印,在其思想上渴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宁的愿望犹为强烈。公元l94年,诸葛亮十四岁随叔父流寓豫章。195年诸葛玄丢官后带诸葛亮依附刘表于荆州。公元197年诸葛玄病故,十七岁的诸葛亮与其弟躬耕陇亩于南阳隆中,直至公元207年。颠沛流离、四处奔波避难谋生的少年诸葛亮,又经历了十年躬耕,面对此情此势,居危思安,要求祖国统一的法家思想由此而产生是在理中。

    3、社会特征。东汉后期,南阳、襄阳一带是官僚、豪强的展集地。据载,从襄阳岘山以南至宜城百余里间,刺使、太守之类官僚有数十家。豪强势力兼并土地的矛盾十分尖锐,参加黄中起义的农民达数万人。公元190年,袁术唆使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占据南阳。3月刘表继任荆州刺史,得到南郡小庐县土豪蒯越与襄阳土豪蔡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