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蔡大人、许大人,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吗?”
赵岐无奈地笑道:“大人举荐杨大人是为北疆考虑,并没什么不妥,不妥的只是我们个人而已。”
“个人?”李弘疑惑地问道,“老大人能否说明白一点?”
“我们几个和他在经学上有很大的分歧……”赵岐迟疑了一下,摇头道,“应该说是对立,我们之间其实已经不是分歧的问题了。”
李弘心里一紧,蓦然想到许劭进京那次洛阳发生的学术大争论。那次争论的结果是先帝所办的鸿都门无法生存最后被迫解散了,而始作俑者就是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位许劭许先生。当时自己就在洛阳,对那场学术风潮记忆犹新。李弘想到诸位名士大儒因为学术观点的不同而造成的矛盾和对立将影响到北疆政事,心里顿时后悔莫及。早知道这样,上奏之前就应该派人回来问问赵岐。
蔡邕看到李弘一脸的懊丧,急忙安慰道:“此事是我们私人之间的事,大人无须过虑,不会影响到并州的稳定。”
“伯喈,这晋阳大学堂是朝廷所办,但我们今日教授的是古文经学,谈论的是黄老之术,这事杨奇杨文博知道之后,他岂肯善罢甘休。”赵岐说道,“他上奏弹劾我们是小事,搅乱并州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