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却很费解了。这是人名还是隐语?谁是
“当涂高”?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孝武皇帝晚年乘舟北巡,在汾河上与群臣饮宴,作《秋风》辞。
酒醉之后对群臣说,汉有六七之厄,国祚将亡,宗室子孙中不知谁应此劫。
六七之厄,按当时的解释就是皇统传承四十二代之后,涂高者当代汉。
大臣们安慰孝武皇帝,本朝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
陛下不要听信这种亡国之言。孝武皇帝很感概,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国祚延续千秋万代的,我只盼大汉社稷不要丢在朕父子手中即可。
这句谶纬之言把孝武皇帝吓住了,自此后此言销声匿迹。后来无论是王莽簒立,公孙述在巴蜀称帝,还是光武皇帝中兴,虽然都屡屡用谶纬之言证明自己乃是
“真命天子”,但谁也没有用到这句
“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然而,事隔三百多年后,这句谶言终于再次在关中、中原等地流传开来。
很多今文经学大儒和研习谶纬之术的名家再次开始引经据典,予以解释和猜测。
其中说法最为广泛的一种认为这个
“涂高”是指一个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