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日磾气死江淮,杨彪致仕回家,至此,关、洛一带的士人彻底失去了靠山,在河北境遇极差。
关、洛一带的士人因为朝中无人,做官的希望渺茫,干脆不求仕途了,转而一门心思研习经文。
他们大都居住在河东,常常聚集在一起探讨经文,议论时政,品评人物,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和关、洛一带的士人们大多出自大门阀大世族,家世显赫,家学渊博,人才辈出有直接关系。
河东这几年官办学堂,私办学堂都非常红火,原因就在于此。中原大战结束后,朝廷急需官吏,曾有意征辟关、洛士人出仕,但均遭拒绝。
这些被冷落了数年,过去曾倚仗其显赫门第风光无限的士人们,知道朝廷遇到了困难,河北走到了一个险要关口,都端起了架子,拒不出仕。
过去我们想干的时候,你们不要我们,把我们一脚踢了出来,现在需要我们了,招招手就想让我们效力,可能吗?
当我们是沿街乞讨的叫化子啊?门都没有。当然,这只是士人们的气话,读书干什么?
不就是为了位极人臣,光宗耀祖嘛。他们真正不愿出仕的原因,还是因为今日朝廷的权柄都被原北疆一系的士人牢牢控制着,他们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