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正文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
以六代舞最著名,它们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部乐舞,相传分别创作于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个时代。六代舞也称大舞,是郊庙祭祀之乐。

    刘邦队伍来自楚地,他们所歌所咏多为“楚声”,其中刘邦亲自创作的《大风歌》是楚歌名作,其歌辞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歌虽然只有三句,但气势磅礴,沉郁高亢。刘邦教沛中少儿120人歌唱,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刘邦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后来这首歌被用于郊庙祭祀的场合。

    汉代郊庙祭祀乐除沿用少数先秦雅乐如《文始舞》(原《韶舞五行舞》(原周舞)外,大多是汉代用“楚声”所创作的乐舞,所以在当时未被列入雅乐系统,仍归属于民间音乐,由乐府领属。到了汉哀帝时,诏罢乐府,依大臣孔光、何武所奏,将这些汉代所作郊庙乐归于太乐领属,升格为雅乐,从此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只把先秦古乐作为雅乐的概念。

    巴渝舞是西汉初年从西南地区賨人(板盾蛮)那里传来的舞蹈。汉高祖刘邦在平定三秦时,招募了一批賨人做前锋。賨人勇猛善战,其风俗又善舞,刘邦便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他们的舞蹈,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