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世家的聚集地,这个地方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出现了很多显赫门阀,琅琊因此名扬史册。
自从郑玄大师到河北后,青兖士人实力骤增,在朝中有以蔡邕、张邈、孔融为首的大儒,在州郡有以臧霸、祢衡为首的名士,在朝野内外更有郑玄、伏完这样的当世鸿儒,青兖士人因此轻轻松松地控制了朝政。
四年前的长安兵谏,就是以北疆系为首的朝堂势力联手合作,重创了青兖士人,把青兖系的势力赶出了朝堂。
但青兖士人的力量依旧很庞大,尤其这次骠骑大将军赵云主掌国事后,青兖士人纷纷再入朝堂,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郑玄大师去世后,青兖士人的最大支撑就是不其侯伏完。
“伏氏学”承继四百多年,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一直保持着正统的儒学精髓。
伏氏学起于伏胜。伏胜长寿,死于孝文皇帝三年(公元前11年),享年99岁,弟子数千之众。
孝文皇帝当年为求《尚书》,曾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得29篇《尚书》,传世至今。
伏胜撰有《尚书大传》,是经文学派的开山祖师。后世人极为推崇尊拜。
伏氏经学远远早于董仲舒的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