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可能搞一款飞机就专门针对性的设计一台发动机,不管是对我们生产单位还是对使用单位都太麻烦了,从成本的角度来说也不经济。”
“当然,如果四发版本的轰—8真的要搞,肯定也是这个发动机,”茅东海连连点头:“这个我们讨论过,你尽管放心。”
“那我就放心了。”陈耕也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西飞搞出个“一飞一机”这种事儿来,到时候不但整个系统的研发成本会大幅上升,在系统维护、零备件通用化等方面也会带来许多麻烦,西飞能够提前想到这一点,倒是给自己节省了很多麻烦。
“说到轰—8,老弟,你觉得美国人这次打伊拉克的时候会怎么用B—52?”茅东海话题一转,向陈耕问道:“你觉得美军的B—52轰炸机在这次的对伊拉克战争中能取得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在和陈耕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茅东海竟然有些紧张。
倒也可以理解,美国人的B—52、老毛子的TU—95以及咱们中国的轰—6以及西飞和润华实业正在“秘密谋划”的轰—8,都是典型的二战后高亚音速大型轰炸机(虽然6爷的腿短了点儿、力气小了点儿,但就让6爷跟着这几位沾个光吧),B—52在这次美国人打伊拉克的战争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