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甩臂,直到两分钟后方才适应下来,只不过在这一重力状态下完成一组训练动作的时间却是五倍重力状态的两倍,且方灿地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再也不能似同之前那般轻松了。
要知道重力的增长并非那么简单的算法。每一层次的重力都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分,或许从字面上理解六倍重力也就比五倍重力多那么一丁点儿,可事实却远非如此。
打个比方,一个人的极限负重是三百公斤,如果有人在这三百公斤的重量上再增加哪怕半公斤。都将导致该人无法承受。随着重力增长而愈渐加大的难度则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重力体系中更是存在着重力临界点这一说法。
每个人根据其体质与后天的训练,所能适应的重力强度都不尽相同。但七倍重力却始终是一个横亘在诸多坚修肉体者面前地屏障。
七倍重力不但被认定为重力临界点,亦是衡量其人是否达成古武十二段阶位的重要标准之一。当然,这一衡量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反向的,也即是说能够适应七倍重力者十有八九已有古武十二段的实力,但拥有古武十二段实力者却未必适应七倍重力。
一个天资不错,修炼勤奋的奥古丁古武系院生,如果他能够承受五倍重力状态下的基础训练,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