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显然是不现实的。通过公路运输就更不可能了。且不说需要多大的运力,就这来回几千公里的路程,到时候石油就得卖出黄金地价格了,先不说没人买得起,就是有人肯要,你得有多少车来运?唯一可以考虑的就是海运。陈兆军早就想好了,在石油运输管道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要从海运方面着手才行。
苏联海运地不冻港只有海参崴这一个,因此,这个港口就成了必选之项了。不过,海参崴是太平洋舰队地军港,要利用起来,还真有点困难。如果海参崴走不通,那陈兆军就只好考虑赶紧铺设输油管道了,而油田这边,要存还是要停都不碍事,至少陈兆军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早生产就能早日获得利润。陈兆军虽然不担心石油卖不出去,不操心什么时候获利,但早点把钱拿到手还是比较踏实的。谁知道,到了1991年以后,苏联这边会不会::必要的负面效应,到时候一个合同作废,这油田就成了肉包打狗了。这种事发生的几率虽然小,但防范于未然,不上心也至少要放在心上啊。
好在现在陈兆军手上有一个很好的筹码,这就是刘骏,陈兆军怎么都想不到,当初把刘骏整出来留学,本想着让他担任联络一类的事。谁成想,这个胖居然有本事把别人太平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