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米价。
说起来,凤阳因为是明朝的中都,又居于淮河边上,有水运便利,联络东南和北面的河南,加上这里又有那么多守陵军卫和各大衙门,城市非常繁荣。
正月十五那天,农民军进攻凤阳,除了要来掘朱家的龙脉,造成极大的政治影响之外,未必没有取城中物质补给的想法。
要知道如今的河南仗打得正热闹,已是糜烂一片,农民军人又多,就地补给异常困难。
繁华的都市因为物资流通顺畅,按说物价都不贵。但凤阳却是个例外,因为河南那边已经彻底烂掉,一应物资都要由于徐州和凤阳这两条线补给,作为一个中转站,这里的物价想不蹭蹭往上冲都难。
而且,凤阳又处于黄泛区,出了城,满眼都是一片黄沙和盐碱地,贫困得令人发指。
据史料记载,崇祯四年十一月,南京礼部侍郎钱士升在祭祀凤阳皇陵之后曾给朝廷上书禀告当地的萧条景象:“凤阳号称帝乡,但一入其境,只见土地多荒,庐舍寥落,一望萧然。究其原因,是因为凤阳土地多贫瘠,在江北属下下之郡。一遇灾荒,百姓往往向外逃荒。而走掉的那部分百姓的赋税就须让流在本地的人承担。如此恶性循环,结果自然是户口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