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十几种乐器也不奇怪。
像韶虞人这种只用一样乐器的却不多见,而且还用的是古琴。
古琴能做为伴奏乐器吗?
大家来了精神,同时侧耳聆听。
古琴那浑厚的音乐声中,韶虞人轻展歌喉。
她身材比顾横波高,声线也是异常嘹亮,樱桃小口一张,当真是穿云裂石,直冲到云霄之上:“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没错,这正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最精彩的几首之一。写的是诗人从离开京城时的羁旅乡思,乃是明清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实际上,明诗发展到崇祯末年之后,可谓是已经暮气沉沉,鲜有名篇问世。原因很简单-----诗为心声,有感而发----明末士风颓丧,道德败坏,士人多醉生梦死,写的东西,也多是小情小调。这样的诗词,自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知道明朝灭亡,诗人们感受到强烈的亡国之痛之后,才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出现了诸如顾炎武、黄梨州、吴梅村这样的大家。这就是所谓的国家不幸,诗家幸。
同先前顾横波演唱的侯朝宗诗歌中的****寡淡不同,韶虞人所唱这两句,却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