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商业三国 > 正文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六十四节 围困
粟、黍等旱地作物为主,三国时期是历史上北方开始小麦种植的时候。邺城,正是当时唯一的北方产麦地。曹操在攻打袁尚时,史书上曾有“追至邺,收其麦”的记载。北魏时有一首民歌:“高田种小麦,稴穇不成穗;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说的就是当时邺城种小麦的情形。

    而经过六年的反复培育,刘备带来的新稻种已能够在广饶小面积播种。另外,韩国当时种植的稻种抗寒抗旱性较强,已在出云大面积推广。稻麦一年两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刘备才敢大肆攻伐,扩张领土。同时,正是有了邺城一年两熟的稻麦支持,曹操才能够顺利称霸北方,最后建立魏国(治所为邺城)。

    拿下了邺城,就等于拔掉了曹操将来的牙齿,没想到,却在物资上卡了壳。

    高堂隆治下的户部掌握着青州的钱袋子,其收入主要来自五个部分。最多者是盐铁之利,天下百姓,不可不食盐,不可不用刀铲斧镰,而出云、青州海盐铁器甲于天下,再加上由青州商队组织的武装走私,使得诸侯防不可防,禁无可禁,这一块收入既多又稳定。

    其次是退役军人会社谋取的利益,出租军田获得的粮产且不说,自茶酒至绢绸,凡与民生有关者,退役军人会社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