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已经在琢磨这种计算机的研发问题了。
其实总的来说,三进制计算机未能突破冯-诺依曼体系,当电路精确度达到纳米级,并一步步攀升到两纳米前后时,三进制计算机也必然会和二进制的同类一样,遇到运算力的极限问题。在这一点上,除非爱丽丝大发神威地研究出什么神经元计算机,或量子、光子计算机,不然仍是无解的。
但即便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即基础工艺相当的基础上,三进制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起码也会是二进制的许多倍,更何况其具备真正的人工智能潜质这一点了。
究其原理,当初苏联的科学家们采取了三进制字节“tryte”,用以取代二进制计算机的“byte”。每个三进制字节由六个三进制位构成,单位字节等同于二进制约九点五个数据量。同时,算术指令允许更多的操作数长存在,而结果数据也扩大到了六个字节之多。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工艺基础制作硬件,消耗同样多的电能和时间,三进制计算机可以比二进制计算机更快得出更多数据。就如同年级相等的两个学生,一个学霸和一个学渣,明明都是在同一所学校做同样的作业,前者得出正确答案的速度却远超后者,而且往往还具备更多的解法……
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