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先生为何课上说成邪毒导致产后中风呢?先生如此信口开河,不觉误人子弟吗?”
产后中风,即产后痉病,即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抽搐、项背强直、口噤及角弓反张等产后疾病,类似中风,所以叫产后中风,西医称为产后破伤风、产后感染性高热抽搐。现在中医学研究发现,产后中风病因并不是外感风邪,而是各种感染引起血虚、阴虚所致。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古法接生,缺乏消毒等无菌操作知识,加上分娩所造成的生殖道损伤,很容易导致产妇感染病菌而发生中风。
产褥感染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褥期发热可由非生殖道原因引起,如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但绝大多数系产褥感染。产后中风属产科急重症,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可导致败血症,中毒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但是,宋朝时对产后中风病因的认识,是将其归于外感风邪。最有代表性的论述是《圣济总录》关于产后中风的论述:“产后血气未完,风邪中之,入于经络,”而致中风。
所以古人对产妇要求都是严格防风,把产房弄得密不透风,连门窗缝隙都堵住,即使是大热天也是如此,这反倒增加了病菌的繁殖,使得产后中风的概率反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