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潮的电子音乐,这两者的差别也太大了吧,他真的能在背诵的时候还同时做这两件事?”考官们的脸上也写满了惊讶。这种一心多用可比《好声音》盲选时那种同时演奏两三样不同的乐器要难多了,就算他们再见多识广,也从来没在表演系的考场上见过有人这么玩的。
做好准备工作的肖遥也不等赵兴华喊开始,右手拿起笔架上的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墨,悬腕于宣纸右上角的上方,左手按下了打击垫外围一个圆形的黑色小按钮,一段电子旋律就从音响了传了出来。
肖遥右手开始落笔在宣纸上书写,左手手指则开始在打击垫中间那6乘6排列的三十六个小方格按钮上有节奏的敲击起来,同时,嘴上也开始背诵道:“《鹰击长空》,第三稿。编剧,余永华。第一场,行驶的大巴车内,傍晚,大雨天......”
现场的音响声开得不是很大,那一段很有节奏感的电子音乐声并没有掩盖住肖遥那使用了“三腔共鸣”发出的极其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同时几位坐得近的考官也清楚的看见了宣纸上也开始出现了方正的毛笔字。虽然因为距离和角度原因看不清具体写的是什么,但是至少可以看得出来字迹排列得还是非常工整的。这段音乐算是一个半成品,背景的旋律是肖遥提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