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声音却是愈来愈大,江峰雅间里面的这些人渐渐的却也是被隔壁的议论吸引了过去,几名护卫更是不敢出声,在华州的读书人不多,可是三教九流的比重就相对大了很多,说书先生数量也很多,江峰和刘十二甚至是正统读书人出身的刘顺骅都是愿意是愿意使用这些说书先生来宣讲华州的各种制度政策和通报。
这样对于绝大部分的民众来说,特别的通俗易懂,而且很容易把事情深入下去,所以在华州和夷州,说书人在官府都要登记造册,也是有微薄的饷钱可以拿,要知道在大明这说书人也算是标准的下九流,在华州还算是有了身份地位,饷钱虽然是微薄,不过在这个娱乐活动很少的地方,说书赚可很多。
大明许多听到风声的说书先生都是过来投靠,不宣讲官府文书的时候,讲述评书则是他们的本行。
这些护卫们都是听过什么某人微服在酒楼或者茶馆,结果听到隔壁的雅座或者是什么的,有人议论谈话,双方就这么攀谈了起来,结果很多时候是孔明遇到了刘备,或者是刘备遇到了孔明的喜相逢的故事。
他们这些人也是知道,江峰来到大明内陆就是为了巡访人才,保不准隔壁这个议论就是被江峰赏识,将来成为华州系统的高官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