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来交纳接好,为将来的事情打点埋伏,刘顺骅这还可以应付的了,而且虽然这些人的心里面太过功利,刘顺骅却也要谨慎的琢磨和评价,华州将来统治各地的官吏,因为华州的武人和商人色彩的浓重,文人暂时恐怕倚靠不上,主要还是华州的这些骨干之中选取。
也就是说,这些武人和巨商,工匠头目的家人和跟他们关系密切的人,才是今后官吏的主体,说起来有些近似于魏晋南北朝时候的世家世族制度,当然,华州的王权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不会被下面的世家大族削弱。
这个方法弊病多多,但是在立国的初期,稳定局面,掌握地方,这却是最有效的手段,这和历朝历代的建国皇帝,总是大封功臣勋旧为官,是一样的性质。
所以从华州送往辽阳的文书函件里面,除了对于华州的政务经济,华州中枢和各个衙门官员的言谈行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刘顺骅和身边的那些文吏,对于各个有才能,或者说是勉强有才能的人的考评和评点,刘顺骅在尽力的为华州搜寻可用的人材,当然,刘顺骅不知道的是,他每写一个人的评语,亲兵营和司马从事就会附上一份详细的资料,关于此人平时的表现,所作所为,都是会被整理到上面去。
自从江峰离开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