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人福气极好!教养了一位可造之材,眼下又逢大王慧眼识英才,真乃喜事!”
掌书令是个清水差事,且官阶不高,日兆王跟前儿的红人不识黎耀荣并不稀奇。黎耀荣自知位低权轻,因此只求这掌书令一职得以世袭便可,并不奢望升迁擢拔。也许他自己也难以想象,仅是黎落的一篇文章,便让黎家从此在日兆王心中有了不轻的分量。
因着话茬子接得生硬,掌事宫人觉得不妥,且揣摩惯了主子心事的宫人怎会瞧不出这话题并未结束,便又补问了一句:
“恕奴才斗胆,不知这文章上描写了何等趣事?大王阅览得兴致颇高,便也赏奴才们一个新鲜如何?”
日兆王停下了手中按揉的动作,而后抛给那掌事宫人一记眼神,那宫人领会后忙上前屈膝为日兆王按摩,才听得日兆王道:
“也罢,说与尔等听听无甚不可——那文章算不得很有才气,但其中许多新奇却又可行的点子深得寡人之心!单单就我日兆遵循春耕秋收却未收获颇丰这一条,黎晟便有一条大胆的谏言。”
话未言毕,日兆王顿住声,喉结微微蠕动。掌事宫人精于察言观色,背着日兆王朝不远处的年幼宫人恶狠狠一瞪,下颚又往一婢子手中的香茗挪了挪,那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