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益州投奔刘焉,凭借旧时交情与营救之恩顺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且成为刘焉集团东州士族集团的领袖之一;之后刘焉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了保护自己和东州士人的利益,又力挺生性暗弱又是自己姻亲的刘璋,成为拥立功臣,一举成为益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拥兵一方;后来天下逐渐三分,刘璋又非明主,他又阴怀异志,想结交外援,最终还是失败;直到刘备入蜀,他自知大势已去,便毫不抵抗的投降了刘备,并拥立刘备为汉中王,保卒余年。
纵观庞羲抵御张鲁的事迹,可谓屡战屡败,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可能说明庞羲此人虽在才学上有所名气,但对于军事方面其实一窍不通,再看蜀志,其领下巴西一地可谓祸乱丛生,也说明庞羲此人名不副实,对于治理民生也是漠不关心;二是从庞羲屡次兵败以致最后拥兵不出,但巴西一地却从未被张鲁攻占可以看出,他是典型的阴谋家,他并不是打不过张鲁,而是害怕刘璋狡兔死走狗烹,打败张鲁后会失去既有权利和利用价值,所以故意装作兵败不敌但又不失寸土,好拥兵自重做土皇帝。
所以庞羲此人既是投机分子又是阴谋家,一切以自身和家族利益为重,并不是一位心系汉室或为民谋利的良臣。这也正是赵风不太喜欢庞羲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