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回到民国当大帅 > 正文 第298章 上海行(四)
    民国时代的上海滩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大亨了,史量才就是其一个大亨,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大亨,报业大亨。

    这个大亨一词出现于清末的上海,是上海方言专指称霸一方的帮会头目或达官巨富,然而“大亨”一词,并不是国的“土产”,19世纪叶,英国人约翰·亨生(JohnAHnson,1803——1882)发明了一种在车后驾驶的双轮小马车,就以自己的名字将此马车命名为“亨生”,亨生几经改良,成为豪华私人马车,随着上海的开埠,亨生豪华私人马车于1880年后进入上海,被称为“亨斯美马车”,根据1900年的统计,当时整个上海拥有“亨斯美马车”者不足10人,而且全部是工部局董事或外商大班,华人第一个拥有“亨斯美”的人是《申报》老板史量才,还是花费了数十万两之高价从一个德国人手买來的,于是上海人就将拥有这种马车的人称为大亨,后來引伸开來又把称雄一方者叫做大亨,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史量才,名家修,祖籍江宁,清同治三年(1864年),其父移居松江府娄县泗泾镇,开设泰和堂药店,遂入娄县籍,早岁颖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秀才,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于光绪二十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