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越要送上门。谢汉焦头烂额,一筹莫展,袁秋华租地种植培育的绿化苗木,只得低价转让出去,只能睁眼眼看着别人挣钱,而转让费却不得不补贴到医药费与家用上。
万万没料到,公公死后二姐夫舒志强一家回来奔丧,住下就再也不走了。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两家人同吃同住,二姐夫家五口,谢汉夫妻,婆母和侄女,吃的是当年秋收的粮食,猪肉鸡鸭及禽蛋是家里养的,而种田的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及家里的日常开销,和赶情送礼,统统由谢汉夫妻承担,还包括家庭债务,除夕夜村医务所来收去旧账一千块,村小卖部来收去旧账一千块,而家里母猪生猪仔卖得的二千块,婆母却拿去买了棺材木料。
百善孝为先,养育之恩大于天,说理所当然也好,讲天经地义也罢,养活儿女为防老,晚辈奉养长辈,袁秋华自是无话可说。可内弟还需要帮姐夫养家,包吃包住包生活费,无论如何也算越界,也是犯规了。
若是离了婚的姐姐,暂时在娘家居住,也无可厚非。可作为二姐夫,身为堂堂七尺男子汉,舒志强这样带着老婆孩子,在谢家厚着脸皮蹭房住,蹭饭吃,蹭床睡,纯粹是得过且过混日子,可以说是没负起养家的责任,至少是没志气,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