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米之举,孙月娥原本是意气用事,心里气不过,才做出斗气斗法的决定,料定袁秋华不会收下,没想到出了意外。女儿接二连三,送去几盆米,皆是有去无归,她的气愤便升为怒火了。之后,家门口的通道,她发现袁秋华绕道而行,路上相遇,也是远远避开,公共场所,她不先说话打招呼,更不用说主动挥手示好了。
袁秋华来自干部家庭,孙月娥出于教师家庭,文化氛围,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原本说话投机,发牢骚,论唠叨,对婆家的看法苟同,彼此间使个眼色,打个手势,皆能心领神会及时回应,搞点小动作,闹些小情绪,皆可心照不宣地配合。袁秋华主动邦自己照顾女儿,她当然感激,他日自然会报以酬谢。女儿送米上门,袁秋华冰雪聪明,慧黠伶俐,不可能看不懂其中的蹊跷啊!可袁秋华现在却变诡异了,遇事躲猫猫,有话不明说,这样扇阴风点鬼火,她的怒火便聚成羞辱了。
她回家仔细盘问女儿,听说袁秋华热情接待,给钱买方便面,拒收盆米的表态,略微释怀,但又纳闷,袁秋华怎么没有亲自送回来?未必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阴坏!有粮归有粮,舍不舍得给侄子吃,可是另外一回事,舍得给外甥吃,却不舍得给侄子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