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香港经济发展空前繁荣,让人们把大笔的钱从各个方面投入房地产,在这个黄金时代,开发商可以挣到成倍的利润,可以通过预售也就是卖楼花后再建楼,住宅单位的所有权可以多次转手,在工程完成和入住前,价格就翻了几倍,陈松清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仅投入250万港元,但最终实现的销售额却是620万港元,在前几年,每年的交易额都不算太大,平均金额不超过100万美元,陈松青在这些交易里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凭着无可比拟的自我包装能力,陈松清树立起了自己在地产界良好的信誉,在这几年时间里,就连香港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商界老手们都相信,无论陈松清承诺什么,就一定能做到。
王子凡心想,如果不是在82年地产危机中,陈松清或许真的可以早就神话,与李嘉成、李肇基这些地产大亨比肩。
周大鹏试探道:“王总也对佳宁集团感兴趣?”
“不该打听的事情就不要打听!”对待下属好奇心,王子凡态度冷淡,继续翻看资料,又得出一个结论,成功的地产商人背后总有一家银行支持,李嘉成收购和记是因为汇丰银行相助,而陈松清凭着地产工程建立起佳宁集团时,也有一家银行介入,为他提供了一个“飞跃”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