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怡和系也不是好欺负的,华人大亨包于刚就在他们手上吃过大亏。
众所周知,船王包于刚在九龙仓争夺战中最终胜出,但由于怡和方的精密策划,包于刚最终却亏损6.1亿港元,赢了面子输了金钱,败就败在邀约收购上面。
在香港股市,要约收购是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但是,要约收购中蕴藏了许多机会和陷阱,有时候凭借财大气粗取得了控制权,赢了面子却输了金钱,最经典的案例是前两年香港置地公司和包玉刚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之战,双方尔虞我诈,策略精密,争夺过程高.潮叠起,实在是香港收购战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役。
首先谁也没有想到船王会上岸,好好的船运公司不搞,偏偏来岸上玩,其次是香港“四行”之首的怡和公司逐渐势弱,怡和洋行业务包括进出口贸易、航运、铁路、矿山、码头仓库、保险、房地产及工业制造等。由于怡和对香港“九七问题”亦抱有悲观态度,改而努力拓展海外投资,在香港错过了不少黄金机会,与怡和相反,船王包于刚则对香港前景表现得信心十足,因而积极推行他的上岸大计。不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及购入有发展潜质的产业及股票。
包爵士上岸后第一块猎物便是怡和系的九龙仓,期间收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