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你,过来,我问你,你们都是账房的学徒么,都会些什么?”那少年垂着两条青鼻涕,棉袄袖子上油光发亮,想必是鼻涕擦多了所致。他吸了一下鼻子下两条长龙,答道:“小的门是账房第一年学徒,现在只做些扫地,擦桌,端茶倒水的职责。要到第三年上才能替先生们磨墨,誊写,五年上才能担任初级记账,开始领薪水。”
原来是一帮打杂的童工,不知道认识字吗,等把他们教会,恐怕要成年时间,即使教会了,也不能马上接替那些高级师爷们,这分明是阳奉阴违,间接的抗命,大小姐的计划岂不是完全落空了?这帮账房先生,居然玩阴的。
账房先生忽然又成了教书先生,一帮孩子倒是很老实,就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笔墨纸砚,黑板,课本,统统没有。刘子光问哪个能写能读,一个清秀的少年毛遂自荐,名叫丁利斌,是丁鹏远总理的庄户家孩子,认识字比较多,年龄也稍大些,刘子光把昨天彻夜写出来的应用的科目,常用公式,对应关系交给他,让他带着孩子们背诵,在古代,就按照古代人的教法,死记硬背。
少年们开始跟着丁利斌背诵起新教材,现银,钱庄存款,应收账款,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朗朗上口。刘子光听得直挠头,让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