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是报社另外一个小字辈的记者。对方一路小跑到他身边,远远地叫道:“张哥,你终于不用再在这儿守着了,人家来上海的消息已经传开,可以回去了……”
……
约翰抵达上海三天后,消息终于传了出去。
得到了小道消息的某家小报用一篇《世界最富有的人访问上海》为标题,掀开了上海报届的亨特拉尔热潮。一时间,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南北合谈、袁大头上台等重磅消息上转移开去,汇集到一个美国人的身上。
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似乎具备了某种特殊的魔力!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过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约翰?亨特拉尔名下的产业在这个东方古国已经创下了偌大的声望!比如说生意规模越来越大的亨特拉尔银行和亨特拉尔商行,比如说已经出版超过一千种图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影响社会各界的亨特拉尔出版社,比如说江浙地区六十多家带有亨特拉尔标记的工厂,比如说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三所大学以及江浙地区无数的技工学校和中小学,还有数量越来越庞大并且开始回国的留学生们……
至少在江浙地区,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的影响力无外国人能及!
正是因为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