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和帝忙拉住贤妃,说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元翰是个好孩子,文采好,人也稳重,可堪大任。你好好帮他瞧着,以后我给他赐婚。”
贤妃喜不自禁,自己娘家侄儿被皇上看重,以后还有赐婚的荣耀。
元和帝话锋一转,却说起了薛元翰现在的亲事:“昌邑伯是个什么打算?我听人说虽然薛家跟余家定了亲。可自从余阁老的儿子回家丁忧,两家年节都没有来往?”
提起父亲,贤妃也觉难堪。当初父亲看中余阁老在士林中甚有人望,便借着自己在宫中颇有荣宠,硬是做成了这门亲。
后来余阁老致仕,随即他的儿子便卷入官司,余阁老惊怒之下一病而亡。他儿子返乡丁忧,如今三年已过,似乎起复也没什么指望。
昌邑伯眼见余家实难翻身,就起了退亲的念头。
贤妃艰难地开口道:“元翰与余家小姐的婚事定得太早,她又小小年纪就随父母回了老家,容貌脾性、举止德行一概不知,父亲说起来也觉得为难……昌邑伯府就元翰这么一个指望,所以父亲对长孙媳期望甚高,只怕是要再看看。”
元和帝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转头进了东殿去看宣惠。
*
慈宁宫西暖阁帘幔低垂,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