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率也是重要指标。
很多高校,包括著名高校,所谓的实验室就挂着一个基础建设的名头,有建筑物但是没设备。
这种实验室其实就是为了申请专项科研资金方便,根本就没有用。教师在申报所谓的科研项目时,各篇论文抄一抄修改下就了事,根本不用自己做实验。
第二个问题很好办,大部分学校都能满足萧铭的要求,而第一点就难了。
燕京和沪市等大城市的高校委婉的表示了使用实验室比较困难,你一个学生还想用那么多的实验室,高校的实验室也不是你花钱想用就用的。
水木大学计科系还相当舍不得萧铭,意思是把计科系的高级实验室用好就很不错了,要化学、生命科学实验室做什么?
西部一些高校同意萧铭的提议,各个实验室是对学生开放的。但是这些高校的实验设备还达不到国内一线标准。
最后只剩下江城大学。
江城大学,全国综合科研实力排名前十的大学,老牌重点大学,在建国初期培养了一大批国防科研领域的人才。
90年代后,大学扩招。
沿海地区和一线发达城市的高校逐显优势。江城大学却因为在二线老工业城市江城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