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没有那么娇气,这就是我们的优点。”
萧铭在寻思着一个问题,做量子芯片不是做馒头,上午发酵下午就能够上蒸锅。
纯净碳化硅的生产制造、光刻机的生产制造并不是多大的难题,难的在于将纠缠的量子对放入晶体的色心之中。
即便萧铭有这样的技术,实验人员们消化、研究最后付诸于时间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盘古科技还没有正规的量子实验室,现在部分实验是在般若村进行,部分实验在江城大学物理实验室进行。
萧铭评估过进度,量子芯片最早出来的时间都是明年去了,而量产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期间,盘古科技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林立提出的建议值得萧铭好好思考一下。
在量子芯片出来之前,以碳化硅二进制算法芯片试手,并且建立属于盘古科技的芯片产业链,等待量子芯片的技术成熟以后就可以立马生产上市。
而在打造碳化硅二进制芯片的时候,也可以奠定盘古科技在芯片市场的地位。
萧铭将已经封装好的芯片拿在手上端详着,三分之一指甲盖大小,封装600多亿个碳化硅晶体管,十六核,三十二线程,基本频率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