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顺便喝两杯,这酒可是岚岚带回来的,听说很不错呢。”
赵支书客套两句,便高高兴兴地坐在了桌边。
闲聊一阵,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了村里集资修路的事情上。原本以家里困窘的经济情况,母亲只要象征性地出点钱就可以了,村里的其他人家基本上都能体谅。
不过自从认了赵星岚这么个干女儿,不到一年的时间家里就大变样,新修了别墅不算,赵紫凝考进滨海大学,每月还能收到赵星岚的丰厚生活费。可以说已是村里头境况最好的人家。
因此赵支书就琢磨着,希望说服母亲能够稍微多出些,以免左邻右舍的说闲话。
在农村里,这种事情其实比较常见,一旦村里决定集资做什么事情,关于份子钱出多出少的问题,邻里人家总免不了会有些或大或小的纠纷。当然约定俗成的惯例都是条件好的人家多出些、条件一般的少出些。
“岚岚,你觉得怎样?”萧晨雪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问女儿道。
赵星岚点点头,轻描淡写地道:“那我家就出二十万吧,够了吗?”
“呃……够了够了、足够了!”赵支书先是一惊,继而大喜过望地答应下来。
原本他觉得萧晨雪能够出个万把块的就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