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在鸟类保护区里古弘宇早就叫刘专家找来的一位鸟类管理员负责保护区里所有珍稀鸟类的日常保护,在冬季非常好的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古弘宇此刻站在一个钢构大棚里,这里不是蔬菜大棚,这是专门为鸟类保护区修建的。里面入住着好些受伤的鸟类,还有刚孵化出来的雏鸟,这些鸟类看着陌生的人类靠近它们马上就发出声调不一的叫声。
“黄哥,到红湖村还习惯吧?”古弘宇站在一位三十多岁,头发有些谢顶的男人旁边问道。
被叫做黄哥的那位摆摆手:“说不上习不习惯,不过看着这些珍贵的鸟类能得到相应的保护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这位黄哥还是一个爱鸟协会的成员,加上他本来就是飞禽类的饲养员,听到刘专家的推荐义不容辞的就来到红湖村一待就是好几个月,就连隆冬时节寸步不离这个飞禽救助站。
“飞禽救助站”就是他们站立的彩钢大棚,称呼是黄哥取得名字,不过听上去还是蛮贴切的。
“听说嫂子和小孩子在老家日子过得不是很好,又没打算把全家都接到这边,嫂子的工作先到我农场或者果园上班,孩子上学我也能安排,这样你们一家在一起也能相互照料,让你们两地分居这么久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