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聊之下,他的见识让我大大吃了一惊。
他对于中国文化功底之深,是我认识人当中数一数二的,诗书乐画无一不通,历史民俗信手拈来,更不必说文化人中的一些趣闻轶事,侃侃而谈,引人入胜。我心里不禁大为奇怪,如此的学识,怎么会跑到我这里请教呢?
胡安北倒是坦诚,他告诉我,京剧从戏剧的角度看,它是艺术,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文化,从哲学的角度看,它是思想,从民俗的角度看,它是故事。京剧剧本的创作,历史上有太多的顶尖文人,太多的名臣士绅,太多的世外高人参与其中,既有故事性,又有很强的思想性,哪怕是一出折子戏,都可以讲出大段的背景和源流。可惜近百年间,对它的保护和挖掘不够,能传下来的,现在不到一两成了。
这些年,京剧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喜欢听戏的人也越来越少,胡安北倒不认为是听众欣赏口味的变化,而是京剧创作上出了问题,戏剧创新上缺乏变化。比如,《打金枝》这出传统戏,你演的重点在情节上,那他就是一出伦理道德戏,但如果放在故事发生的背景上,那就是一出宫廷政治戏,可惜,没人想过把它换个角度演来试试。
传统京剧太一板一眼了,太照本宣科了,总是带着百年不变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