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八年盛夏时,我足足在小院清净了一个月。曹队和小雷去广东查案,焕生和冯不过去上海开一家新店,本来冯不过一定拉着我去,但一想到南方闷热潮湿的天气,又不太听得懂的吴侬软语,我还是决定老实呆在小院里。
这些年,北京到处搞基建,新大楼纷纷拔地而起,老平房慢慢被拆成平地。务工的人,做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我家附近,属于交通便利,房租又相对便宜的地方,离西客站不远,自然成了很多外来人口青睐的落脚点。隔些曰子,就会有些新面庞在胡同里出现。
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租房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忙。一清早匆匆地离开,半夜时分又纷纷地回来,和周围的邻居也没什么交流,好象只是晚上在这儿睡一觉的过客,再加上生活习惯不同,让胡同以前亲如一家的邻里氛围大打折扣。
但胡同口开小商店的马劲松并不这么看,外地租房的多了,他那小商店分外红火,销售额翻了几翻,而且最大的好处,不用再跟胡同里的街坊大妈为个块儿八毛的,争来争去。租房客买东西绝不会翻过来调过去看半天,更不会计较比超市贵上些,不还价,这不赚他们赚谁啊?
一年之前,马劲松把原来商店旁边的平房也打通了,营业面积扩大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