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矿上,原来的老矿长萧成贵同志告诉我,一到九号矿井都是原来就有的,但日本人投降前半年吧,可能是怕井下的设备落在我们手里,把那九个矿井全炸塌了。解放后,有地质部门的同志来勘察过,原来是想把矿井重新挖开,毕竟有老巷道,能省下大量的挖掘工作。但日本人不知为什么,用了成百上千吨的炸药,大约几百米的矿道全塌了,这工程量不比挖新矿井小了,我们就没再打老矿井的主意。”
“十到十八号井都是八七年以后挖的,十到十六号井在老矿井的南侧,十七和十八号井在北侧。南侧的那些井,现在出煤量都不大了,所以十七和十八号井是这两年才开始挖的。”戴矿长说着,把一张矿井的剖面图在桌上展开了,指给我们看。
有了剖面图,我这才对成家岭矿山有了直观的认识。
从图纸上看,十七号矿井与民国时的老矿井直线距离有七八百米远,而另一侧的十到十六号井离老矿井要近的多,不到三百米。但实际上,井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因为山脊的走向,以及煤层分布的关系,十到十六号井挖掘下去后,就向西南方向延伸,反而与老矿井越挖越远。而十七和十八号井虽也向西南方向挖,但似乎矿道的深度要更深些,与老矿井却越挖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