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水胆的说法,对煤精玉来说,都不合理。水晶、玉石的形成和火山喷发,地壳挤压有关,有它的突然性。但煤的形成,也包括煤精玉,那是沉积作用,非常缓慢的一层层叠加出来的,而且主要是腐烂的树木,没有形成水胆的地质条件。我很怀疑是我的眼睛欺骗了自己。
“老齐,这是块儿带水胆的煤精玉?”我边问,边拿过那石头,放在耳边晃了晃,但并没有预期的水流声音,难道真是我的错觉?
“老常,你说的没错,是一块玉包水,只是里面不是水。”齐馆长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手电筒递给我。
“早年间,有矿工无意中凿破了一块玉包水,里面是像石油一般粘稠的液体,但是腥臭难闻,也不知是什么,但是一接触空气,表面就起了一层淡蓝色的磷火一般的光,十几秒钟就蒸发掉了,只剩下一层黑色的硬壳。但煤精玉一旦被敲开,里面的液体流出,玉石马上就没了光泽,和煤块没什么分别,不知是什么原因。”
齐馆长说话的功夫,我拧亮了手电,从底部隔着煤精玉照了过来。老齐的手电是个聚光电筒,亮度比刚刚的阳光亮了不少。我左右晃动了一下石块,这一次我终于确认,煤精石的中心部分,有个鹌鹑蛋大小的中空,里面的液体非常粘稠,而且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