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浪墙已经在船头一海里的前方,我似乎可以感觉到激溅而起的水雾弥散开来。科考船开始剧烈的上下摆动,我和焕生只有紧紧扒住栏杆才能勉强站稳身形。即便如此的险境,焕生所说的“死亡号角”依旧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焕生忍着眩晕,几乎是半倚在船舱壁上,一边不停用手抹着满脸的海水,一边给我简单讲了讲“死亡号角”的来历。
“死亡号角”的说法来自于蛮荒时期的欧洲,它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简而言之就是天谴的前兆。在基督教中,又被称为末日号角,足以想象它的威力。在巨大的战乱,突发的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之前,天空中经常会出现低沉的号角声。灾难愈烈,则号角声越长。即便到了近代,关于“死亡号角”的记录依旧比比皆是。
无论是旷日持久的耶路撒冷之战,还是被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西征,包括让欧洲人口减少了一半的黑死病,以及威苏威火山吞没的无数岛屿,都曾出现过死亡号角的悲鸣。没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出现的,也没人能预测它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同样,在空前的悲剧后,人们反而忽略了之前曾发出的号角声。
近现代曾有很多学者专门对死亡号角进行过研究,比如一战时的索姆河战役,被后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