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准备重新开张的这些日子,童心兰也有晚上运起轻功去四处打探过消息,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段路会有这么多江湖人士路过了。
古代房价虽然不高,但是很多门派开宗立派还是喜欢在不要钱的山里开,而这个类似贵州地形的地方,山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门派。
一些江湖人士会上门讨教或者上门踢馆,这条路便是必经之路之一吧。
当然,这条路,也能通向其他县。
以前的老板恐怕也是看重这一点费尽千辛万苦在这荒郊野岭修建了客栈,但是后来发现江湖人的生意不好做才转手出去的。
而本地人更是无人敢在这里开客栈的,即便是那些想赚钱的门派,也不会在这个三不管、也不算他们自己地盘的争议地界经营这个客栈。
委托人的老爹啥都不清楚,当了冤大头。
虽然重新布置了大堂,却也没有花费老爹仅剩的存款,都是童心兰自己找材料手工做出来的,客房那边就一点也没有翻新的意思了。
珠帘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也不是每一个江湖人都想打架,进入客栈吃饭听到了自己对手说话的声音,他们就会选一个在角落的位置悄悄吃饭,吃完了饭就走人,而他的对手看不到他,自然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