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扑中文 ) 1932年上海128事变以后,第3舰队备受重视,很快进入全盛时期它也因为日军宣传军国主义的电影《扬子江舰队》而称为扬子江舰队,名气很大。
但实际第3舰队中的第10战队的航母,重型巡洋舰只能在长江口作战,根本无法进入长江内陆。只有第11战队的内河舰队才可以有效的赶赴武汉一线的江面作战,其实所谓的扬子江舰队主要指的就是第11战队。
在128事变以后,日军深感内河舰队的重要性,再次新建了第四代2艘1100吨的大型内河炮舰,用来替换第一代的伏见号和隅田号。同时,日军又建造了2艘300吨的较小军舰,性能也比上一代大幅度提高。
此时日军造舰技术已经今非昔比,大型军舰完全采用重油作为燃料,最高时速高达20节,续航能力250海里。这两艘均装备120毫米高平两用重炮3门之多,另外1门25毫米速射高炮和3挺重机枪。
此次武汉会战由于关系到日本帝国未来的命运,第3舰队再次得到增强,一共配备大小炮舰炮艇,以及支援船只共120艘之多。
其核心作战力量仍然是第3舰队第11战队的几十艘内河战舰,他们在最前线作战。吨位较大的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