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家去借。由于空运的大批粮食运到,取粮食和种子的单位也多了,几个粮站的同志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连饭都吃不上了,但是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经过他们的手,多少条生命得到了挽救。
至于盛粮食的仓库,孙庄里还有不少的屋叉子,因为找不到人,连借条都不用打了,直接就成了临时库房。
这时候的孙庄,早已不是无人村了,听说村里有了活路,一些稍微近点的人,陆陆续续的到了几十口。一些农民的院子里又冒起了炊烟,村里也建立了政权,有人就有了活气。
就在孙庄北庄口,建了一个施粥棚,吸引着众多的吃不上饭的穷人前来混碗饭吃。当然,也免不了鱼虾混杂,什么人都有。
施粥棚的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有好几百人。大部分是老弱病残,饿得都快歪筐了。人们领到了一碗粥后,就到一边大口小口地喝起来,喝到了最后,连碗都用舌头舔一遍,那真舔得碗都不用刷了。当然也有不自觉的人,喝完了一碗,再去排队领一碗,投机取巧。
还有的人,连碗也不舔,吃得也不带劲,看那样子,也并不像多少天没有吃饭的样子。这就是纯粹来混吃混喝的,就拿着粮站当成自己的家了。还有一些身强力壮的人,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