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本子,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媒体采访时苗阜就说了,这个相声来源于他的一个哥们——上海品欢相声俱乐部的金炎的一个两分钟的段子。
“他在里面讲了《山海经》,我觉得这个点子挺适合我跟王声的风格,就跟金炎打了招呼拿来用,扩充、人物塑造,最后变成了25分钟的《歪批山海经》,就是《满腹经纶》最早的版本。”
《歪批山海经》2013年9月问世,参加喜剧幽默大赛时,北京台方面觉得有点‘刨活儿’,希望他们修改名字,最后改成了《满腹经纶》,苗阜也觉得后者更好。
在呈献给全国电视观众之前,《满腹经纶》已经经过了700多场小剧场演出的锤炼,一路从西安被选送到2013北京电视台喜剧幽默大赛,最终从原始的25分钟版锻造成11分钟的精华本,一炮而红!
至于创作过程,其实很多相声的本子都是在表演中‘砸挂’砸出来的,甚至是‘现挂’。
就像那些方言,都是他们以前表演时现场加的。还有那个‘枉凝眉’那四句定场诗‘那啥那啥啥’,根本就是有一次表演的时候苗阜忘词了,就这么一说,但王声也不动声色接下去了,发现效果不错,于是就固定了下来。
第二天,喜剧人第三期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