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记录。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后人大抵关注这个故事后半部分:对人有利的谓之巧,无用的为之拙。
但是既然如此,墨子为什么要花三年做这个木鸢?事实上,这就是华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有关机关道比斗的文字记载。而根据这比斗结果以及两人都是机关术数中的佼佼者来看,墨子所尝试做的木鸢之所以花了三年才只能飞一天,恐怕是因为他没有在此木鸢中使用正统的符法,比如风符!
若在木鸢双翼之下篆刻唤风符法,这三年才制成的木鸢,绝不会仅仅飞了一天就没法用了。
虽然后来这段文字被用来说明墨家的机关术数实用思想,但是人们提到机关鸟,最先想到的,都是公输班制造出的能够飞在天上三天不落,奇巧无比的小鸟雀。
此时,这一只美丽而的机关鸟一出来出来,对应另一位的微型机关城,很容易就联想到墨家所长之一正是守城机关术数,这可是明明白白赢过公输班的一场比试。围观众不由叹道,难道这是一场墨家与公输家比斗的延续?
那机关鸟“噗”地飞起,直取那座微型机关城。这比斗之前都是看创意,看机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