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这样的学派,在先秦之后式微,转入隐世,根据考古学家的观点,认为其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清代,其时为抗外侮而全体阵亡的义士游侠,即为墨家最后的子弟。
有人认为,墨家这种恪守严格的训诫,以常人所不能忍的如苦行般的方式去修炼,并且要求子弟以无私仁爱的信念要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艰难。因为人在上位便会产生私欲,人在物质条件优厚情况下便会贪图享乐,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墨家的薪火仍然传承至今,并没有真的在清代消亡,是因为总有这样的人能够用自己的兼爱克服私欲,能够重言而身行。
楚阳又一次看完《墨子》后说道:
“从墨家被历史所记录的每一次出现所做的事情来看,他们自先秦以来始终能够奉持不变的信念,这点非常可贵。反观公输家,他们之所以仍然被人所熟知,是在于他们一直非常懂得顺应时势。《鲁班经》中就有大量的风水、吉凶、厌胜、谶纬之术,意识始终与民间信仰极度贴合,而墨家却始终坚持不向外求的修炼之术,公输班已经在民间被誉为工匠之神,墨家的传承中始终没有谁出现神格化,这让我对这个隐世世家很有好感。”
“死板者令人费解,但是以义为先,重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