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祖师为一个千岁之后的可能殚精竭虑,确实可以称得上生不满百,常怀千岁之忧。”即便是楚阳这样有过如此多经历的人,也在墨无名的叙述中对墨子肃然起敬。
一个人高尚,并以身体力行去感染他人已经是一件可贵的事,而一个群体将这种克己无私的要求作为群体延续的要求,并且将这个作为在未来不断感染周围其他人的根本,为了一个千年之后的可能,这就非常艰难了。
更何况在末法时代,大多数人不能活过百岁,这大概就是人为何不同。
“楚阳先生对我墨家的事情这么感兴趣,又是为什么?”墨无名道,“其实这后面还有故事。后来墨家子弟在传承中发现,祖师所得到的天授,并非是未来,而应该是过去!”
“哦?这又是怎么发现的?”楚阳挠有兴致。
“这是因为后来者整理祖师的家谱,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墨无名道,“虽然先祖是贵族,但是祖师是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后来墨家的子弟整理手札发现,祖师的家族中,时而会有人对一些不存在于他生活的当世事情有记忆的现象。这说明,祖师的家族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一种传承方式,他们的记忆可以通过血缘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