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然后弄个工厂偷偷压制。由于当时的国内环境,被刀版的公司就算发现了,也无法追究偷盗者的法律责任,所以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国营的音像店之外,基本都是刀版碟片。
这玩意真正的制造成本并没多少,贵就贵在版权费用上,不用支付版权费了,国内的刀版碟片自然就便宜,价格一下子下降了好几倍,这都有钱赚。不过毕竟是刀版的,又不像CD、VCD一样是大众消费品,所以这种比较专业的镭射影碟刀版在市面并不常见,它的流通渠道都是暗的,只在一个小圈子里销售,最主要的客户就是歌厅、夜总会这种单位用户,谁家不是一买上百张。而负责安装设备的工程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都会把采购这些碟片的活儿揽下来,从中再赚甲方一笔。有些比较狠的干脆就打着正版碟片的价格蒙人,一张镭射影碟的利润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洪涛也算是圈子里的人,而且涉入这个行业的时间还挺早,自然知道谁卖这个玩意,而且还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批发商。这家伙叫邱大勇,说不上是哪儿的人,嘴里啥口音都有,全都学串了,由此也可得知他待过的地方不少。不过汪建新说他很可能是FJ人,因为邱这个姓在FJ某些地方是大姓,往往好几个村子都姓邱。
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