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大燕王朝之后,由卓氏与宋氏联手建立的新朝,改国号为齐。开国皇帝卓文远登基后的第三年春天,以与失去西北和西南半壁江山为代价,终于平定了国内局势的动荡。
纠缠不休的两个荣氏王爷,发动兵变未果,被砍了头。其他封地的几个王爷吸取教训,不敢再妄为,纷纷投降。对于宣誓效忠之人,朝廷倒是也大方地给了优待,除却免去一切实权并限制自由,制约在封地外,仍保障了他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至于失去的半壁江山,一半给了支持卓氏发动叛变夺权的西昭,一半则落在了不愿归顺新朝的前朝余党手中。
前朝太子荣寻,在家族发祥地,旧都临安,宣布登基,与大齐以白马河为界,划江而治,分庭抗礼。
为与过去的大燕相区别,人们将这个新政权称为南燕。
世人都说,南燕的世族们,不甘于蜗居层峦雾障的西南深山,一直在白马河南岸虎视眈眈,时刻想重夺江山,回到洛京来。甚至有人传说,每到夜里,还能听到白马河上传来他们满怀思乡之情的悲戚歌声。
然而,实际上,在卓文远回到洛京后,平津周围的三方政权,已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平衡姿态。
谁也不想轻易打破这个平衡